English

天行有常末日无稽

1998-06-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预测未来,为步入21世纪的人类算个命,在千年之交的今日,是一个时髦而耸人听闻的话题。尽管现代人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富足和自在,但他们却似乎比起前人更多地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状态中。世纪末的情绪四处弥漫:大地震、大洪水甚至小星球撞地球,种种可怕的流言与告诫散播着恐惧与崩溃,蛊惑了许多信徒,为了避开末日,他们选择了集体殉葬;而更多的地球公民急切地想要知晓,未来到底将向何处去,我们这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是否将如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船,在一次猝不及防的突发事件中陷于灭顶?

葛剑雄先生在《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月出版)一书中旁征博引,以令人信服的大量数据和事实告诉读者:21世纪的自然环境不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人们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和困难不能没有准备。

这一论断也可以表述为一种心态——“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这一心态并非仅仅出自于智者潜心修炼所得的平常心,而是来自对自然及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全面了解,来自对自然变化的理性思考。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了解,作者对时下流行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作出了深刻而精辟的辩析。

在我们周围,时常流传着一些貌似科学的预言,它们一点点地筑起世纪末悲观主义的大厦。比如,有人根据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趋势,预测说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再上升1-3℃,这将导致海平面升高,使沿海地区的居民及生态系统受到威胁;热带传染病发病区将扩大;影响水份分布、土壤状况和季节变化,加剧粮食短缺;加速物种灭绝速度……针对这一观点,《自然空间》一书根据中国丰富的古代文献及大量考古发掘的结果,对五六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变化作出了大致的描述,明白地说明了,中国从古至今也曾几度冷暖,最凉的时期,平均气温比现代低3℃;最暖的时期,年平均气温也比目前高2-3℃,那时在河南安阳一带还生活着水牛和大象等喜暖动物。因此,地球上迄今的变暖或变冷,以及可以预测的未来的气候变化,都没有超过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或最低气温。作者还根据近代科学判断地球气候变化的三种主要学说(地质学说、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学说和物理学说)雄辩地说明,改变人类活动并不能使地球的气候变化按人类意图发展,人们可以也应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减少温室效应。但也应该看到不论气候变冷还是变暖,都不是绝对有害的,也存在着有利的一面。放眼历史,古人都能在一次次气候凉暖的变迁中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凭借着更为发达的科技和物质条件,同样幅度的气温升降当然不能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障碍。

“不能无忧,不必过虑”也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之上的。在漫长的古代,国人心目中,“中国”“中原”或中央王朝的统治区是天下最富庶最繁荣的地区。这种天朝大国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共和国建国之初,当时的教科书或领导人的讲话中,常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视为中国的特色和优势。本书的作者机智地指出,这两句话都是事实,但互为抵消,合起来结果便是人均的地有限,人均的物不足。这一结果已日渐明显,许多乐观者转而悲观,他们怀疑,中国人在未来能养活自己吗?中国会被开除球籍吗?对此,葛先生准确地列举了中国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匮乏现状,并且指出,目前中国的资源利用率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他并不因此悲观,这是因为,与日本、以色列、荷兰相比,中国仍然算得上是资源富国,如果世界上一些资源穷国都能走向发达富庶,中国也可以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之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于地震不可预知的恐惧,对于水土流失加剧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忧虑,书中都在大量数据的支持下,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引导读者建立起一种面向未来的审慎积极的乐观态度。

在书中,作者以学者的博识多闻讲述百姓大众关心的话题,又以科学家一般的严谨态度探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客观规律,而在严谨的科学架构和理性思索之中又处处表现出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指出,以为有了人就无所不能,人多力量大固然不对;但说人多就成灾祸也不对。书中多次阐明,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自然的完美才去保护环境。为说明这一观点,作者假设:在一个危急的处境中,有一名罪犯,一名低能者和两头珍稀动物,只有一架飞机能带走其中的两人(或两头),这时应该如何抉择?作者说:“我会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选择这两个人,那怕他们再低能、再恶劣,他们毕竟是人,而动物再珍稀,甚至世界再也没有第二头,也只是动物”。

多么可贵的人文激情,而且在书中,它与科学理性又是如此完美的结合。因此,此书就不仅仅是一本未来决策学,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值得每个面向未来的读者一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